近日,國家能源局官微刊發東方電氣集團黨組書記、董事長羅乾宜署名文章《強化科技引領加速電力裝備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全文分享如下——
強化科技引領加速電力裝備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
羅乾宜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能源的飯碗必須端在自己手里。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對能源高質量發展提出新的要求。隨著能源綠色轉型深入推進,電力保供的關鍵逐漸由煤炭、石油等資源的掌控能力轉變為電力裝備的研制和供給能力,電力行業資源屬性不斷弱化、裝備屬性日益凸顯。近日,國家能源局等部門聯合印發《關于推進能源裝備高質量發展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指導意見》),就是在明判這一趨勢的背景下,貫徹“四個革命、一個合作”能源安全新戰略、落實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決策部署的最新舉措?!吨笇б庖姟肪劢寡a短板、拉長板、鍛新板,明確了未來方向、目標和路徑,為行業高質量發展提供了指南。

白鶴灘水電站左岸機組
回顧過去,我國電力裝備走過了一條從“跟跑”到“并跑”并在多領域實現“領跑”的趕超之路。電力裝備行業堅持自主創新和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并舉的發展路徑,持續深化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在補齊產業鏈短板的同時,加強原創性、引領性技術研發布局,裝備核心競爭力顯著增強,在多領域達到世界領先水平。山東鄆城630℃百萬千瓦超超臨界二次再熱火電示范項目設計煤耗達到世界最優水平,發電熱效率突破50%;白鶴灘水電站1000兆瓦水電機組打破水電機組單機容量世界紀錄,引領全球水電進入“百萬單機時代”;天臺、長龍山抽水蓄能電站機組額定水頭位列世界第一、第二,裝備技術難度達到了業內最高;“華龍一號”及“國和一號”等核電三代壓水堆形成具有自主品牌的技術體系。在技術水平大幅躍進的同時,我國建立起了涵蓋“發電-儲能-輸配電”全鏈條的全球門類最全、規模最大、品種最多、綜合技術水平國際先進的電力裝備產業體系,不僅為國內能源轉型提供關鍵支撐,更在全球市場占據重要地位,成為推動世界能源綠色低碳發展的重要力量。

“地殼一號”萬米大陸科學鉆探鉆機
著眼現在,我國電力裝備高質量發展仍然面臨三大挑戰。一是高端整機裝備技術水平與綠色低碳能源轉型需求仍然存在差距,難以完全滿足新型電力系統建設要求;二是產業鏈部分環節尚未完全自主可控,部分核心零部件和材料依賴進口;三是行業數智化水平不高,受制于智能感知技術不足、數據分析能力有限等瓶頸,電力裝備智能運維和精準預測能力仍需加強。這些挑戰成為制約電力裝備高質量發展的關鍵因素。
展望未來,《指導意見》為我國電力裝備繪就科學的發展藍圖?!吨笇б庖姟访嫦蛐滦碗娏ο到y建設,系統規劃了裝備發展的創新任務,明確電力裝備整機技術水平提升、關鍵零部件和材料研發、數智化和綠色高端化發展等創新方向。既著眼解決當前提升產業鏈自主可控水平,又前瞻部署未來技術制高點,為電力裝備實現跨越式發展提供了系統解決方案。具體而言,核心在“四個著力”。

行業首個5G全連接數字化工廠
著力提升電力裝備質效水平。我國電力結構正經歷從傳統煤電主導到新能源為主體的歷史性跨越。2024年全國風電光伏實現躍升發展,總裝機容量達14.1億千瓦,可再生能源年發電量達到3萬億千瓦時左右,有力推動能源消費結構轉型。與此同時,新型電力系統構建對電力裝備的質效提出更高要求,煤電機組需快速調頻、深度調峰,涉網性能和寬負荷能效水平要求進一步提升;燃氣輪機自主化發展,建立譜系化裝備體系仍然任重道遠;新能源裝備裝機環境愈發復雜,高性能、高可靠、低成本導向日益凸顯;核能裝備在持續提高可靠性和穩定性的同時,對具有長期服役能力的新材料、新裝備的需求不減?!吨笇б庖姟丰槍δ芰哭D換裝備,對化石能源發電、可再生能源發電及核能裝備質效水平提升提出明確行動項,在推動發電裝備高端化發展,鍛長板、補短板上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

東方電氣加氫站
著力推動儲能裝備規模化應用。新型電力系統加速構建,儲能作為解決新能源波動性、保障電網安全穩定運行、降低電力系統成本的核心要素,裝備需求迫切,發展機遇空前。目前,儲能技術呈現多元化發展態勢,抽水蓄能占主導但受地理條件、建設周期等限制,電化學儲能快速發展但面臨安全性挑戰,氫儲能潛力巨大但技術經濟性有待突破?!吨笇б庖姟妨⒆銟嫿ò踩咝?、多能互補的能源存儲體系,提出儲能電池、抽水蓄能、儲熱等關鍵裝備性能提升,以及電解水制氫、大型氫儲運、規模氫應用裝備研制任務,推動能源存儲裝備的一體化、規模化、多場景應用。在應對新型電力系統構建的現實需求之外,更是貫徹落實“雙碳”目標的有力抓手。
著力推進電力裝備數智化升級。能源數智化發展是驅動能源治理、變革和轉型的重要引擎,催生新質生產力的同時,加速助力產業基礎高級化和產業鏈現代化。裝備的數智化升級是能源數智化發展的基礎及重要抓手?;诠I互聯網的發電裝備數字孿生、智能診斷、預測性維護等創新技術,正在深刻改變電力行業的運維模式和價值鏈形態,現階段成效顯著,但仍面臨關鍵設備智能感知精度不足、工業控制系統自主可控水平有待提升等挑戰?!吨笇б庖姟分垩b備數智化轉型需求,明確加強裝備智慧調控和終端裝備智能化應用,通過構建“感知—規劃—決策—執行”閉環體系,推動覆蓋全過程的裝備數智化升級,對能源行業鍛新板、實現智能化新發展意義重大。

光伏銀漿生產線
著力推進電力裝備綠色高端發展。綠色是永續發展的必要條件和人民對美好生活追求的重要體現,是貫徹落實新發展理念的重要內容。電力裝備綠色發展是裝備技術先進性的重要體現,也是市場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的有力武器。當前,我國電力裝備產業面臨著綠色發展挑戰,隨著新能源裝機規??焖贁U大,退役光伏組件、風電設備等新型固廢處理壓力與日俱增?!吨笇б庖姟穱@全生命周期綠色發展,通過突破綠色循環材料與修復延壽技術,構建綠色設計、綠色制造、循環利用標準體系,實現從原料生產到終端產品再到原料生產的全生命周期循環管理體制,針對性推動解決電力裝備原材料資源安全及廢物處理等問題,進一步夯實能源行業綠色化發展的基礎。
《指導意見》的出臺為電力裝備行業高質量發展繪制了清晰的路線圖。為推進其落實落地,裝備行業需構建更加完善的創新發展生態。強化企業創新主體地位,推動企業切實承擔起創新需求“出題人”、技術攻關“答題人”、成果轉化“閱卷人”的全鏈條創新責任。同時,要建立健全行業自律機制,堅決防范同質化“內卷”競爭和低價惡性競爭,有效規范行業發展秩序。面對全球能源轉型浪潮和“雙碳”目標的歷史使命,企業需以技術創新為核、綠色智能為翼,在政策東風下實現從“制造”到“智造”的跨越,為構建新型能源體系、實現“雙碳”目標提供堅實支撐。